首页 > 书单列表 > 书单详情
书单|新质生产力
先晓书院 创建于:2024-03-28 共46本书 833人看过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形式,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基于科技创新的交叉融合和突破,它代表了生产力质的跃迁,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包括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它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增长模式,不再依赖于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而是通过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形成了一批颠覆性技术群。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创新驱动 产业链条 发展质量 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
  •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主编
    2024-03出版
    2023年,陕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牵引科技体制改革,高水平建设西安“双中心”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强化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功能集成,优化创新生态,聚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书围绕科技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秦创原由势转能、典型科创优秀案例模式复制推广等进行探索研究,设计对策方案,助力开创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新路子,以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实支撑。
    ¥102.7
  • 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 主编
    2023-12出版
    2020年以来,东莞发展能级迅速提升,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迈入“GDP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双万时代,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是东莞智库联盟科技创新专班成员之一,依托丰富的企业与项目数据库资源、深入一线服务的调研工作网络的优势,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协同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经验,从2021年起,每年出版东莞科技创新系列年度报告,以期更加全面地展现东莞科技创新发展全景。 《东莞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是系统介绍东莞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创新驱动发展体系过程中相关发展路径、改革举措、发展经验与典型案例的综合性文献资料,深受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学者的关注。
    ¥118.8
  • 张建华 周尚成 潘华峰 主编;闫志来 饶远立 梁珊珊 副主编
    2023-12出版
    中医药传承创新蓝皮书"是第一部评估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最新进展的智库报告,力求记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颁布后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各个关键节点形成的客观历史轨迹,本书是系列报告的第四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医药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保障,本书用翔实的数据诠释了中医药事业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变化,客观准确展示了不同地区的中医药发展差异,并充分总结归纳了中医药发展良好地区的经验,为各级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76.8
  • 徐芳 何勤 主编;陈书洁 副主编;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组织编写
    2023-10出版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书定位中国创新人才,聚焦“科技人才创新与创新高地建设”,通过收集创新人才与创新群体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系统归纳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创新人才发展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分布格局与结构层次、评价体系与趋势预测、区域探索与经验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书主要分为总报告、战略篇、评价篇和区域篇四个部分。本书指出,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研究群体、优秀青年和杰出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和创新群体规模稳步增长。以院士为代表的战略科学家在基础科学学科的分布较为平衡,两院院士规模基本相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的增幅略高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院士研究方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基本保持一致,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新增院士大部分来自“双一流”高校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新增优秀青年和杰出青年人数、创新研究群体数量在基础科学学科的分布较为平衡,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基于战略性、前瞻性国家科技长远需求的战略人才力量逐步增强,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以实现源头创新成果的创新人才支撑格局日益完善,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基础。高级技能人才相对短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所在地区高级技能人才增幅明显,制造业创新中心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创新人才发展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预计2023年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指数增长约15%,将持续加大创新人才投入和转化力度以充分激发人才效能。京津冀城市群创新人才投入指数与创新人才转化指数略呈下降趋势,创新人才效能指数稳中带降。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人才发展指数总体平稳。北京作为首都,预计2023年创新人才发展指数增长约12%,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凸显,未来将加强投入、稳定转化、增强效能,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本书进一步建议,中国创新人才发展在战略引领、评价分析、区域实践三个方面应予以高度关注。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引领方面,探寻科技干部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与制度变迁,分析创新高地建设与科技人才创新生态,总结北京、上海、粤港澳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的人才战略举措,以数字化技术提升创新高地的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人才发展评价分析方面,重点评价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科技人才联合创新效能与趋势、科技人才共享成效与路径、数字人才发展现状、卓越工程师工匠精神内涵与回报。创新人才发展区域实践方面,分析北京“卡脖子”技术突破与科技人才集聚态势,总结上海建设人才高地与人才双循环体系的经验,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协同要素与机制创新,分析北京科技人才政策效果与人才队伍建设。
    ¥94
  • 李凤亮 主编;周建新 胡鹏林 徐天基 副主编
    2023-10出版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是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应用、理论探索及创新实践的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前沿性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集合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融合趋势与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对当下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配合国家文化及经济发展的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科技与人文建设以及数字人文的建设与发展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区域发展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文化产业观察、数字人文和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总趋势下,本书关注产业、技术、数字人文融合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配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有效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可行性路径。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和未来路径进行前瞻、分析与展望,集中探讨文化科技融合的实践基础、产业趋势、技术创新与人文融合等问题。通过对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数字人文的应用与建设等几个部分的分析,结合具体的调研报告,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创新路径和前景展望。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综摄年度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趋势和发展动态,研究发现2022年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呈现生态数字化、应用智能化、主体交互化和体验场景化四个新特征;第二部分是数字产业篇,对游戏、数字医疗及影视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勾勒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提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和底层逻辑;第三部分是技术创新篇,全面分析并梳理数据确权、文化IP、加密艺术产业、元宇宙的场景应用等技术创新实践的现状及未来走向;第四部分为智慧城市篇,着眼于产业对技术创新和人文融合的应用,爬梳科技人文融合所带来的智慧城市建构及发展新趋势;第五部分为数字人文篇,围绕新时代文化强国及数字融合的主题,关注数字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实践。大事记部分针对2023年的年度大事件做系统梳理。
    ¥64
  • 谢来风 著
    2023-10出版
    本书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理论进展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对比了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战略定位和目标,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采取的模式及主要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模式等持续涌现和迭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发展、转移和演变也在快速变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受到全球瞩目。本书致力于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素材和参考,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及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74
  • 李谧 著
    2023-09出版
    本书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资助计划“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最终研究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潮头,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本书分为十三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创新贡献研究展开论述,依据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诸多新论断、新理念和新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特征。
    免费
  • 吕新军 著
    2023-02出版
    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我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依旧存在,地方政府陷入一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策略互动局面:在其他地区采取市场分割策略时,本地区必须采取同样的地方保护策略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地方政府最大化了各自利益,但整个中国经济付出了规模不经济的代价。源于市场分割和政策扭曲的资源错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损失。尽管国内外文献对市场分割和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学术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广泛且有益的影响,但总体来看,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局限。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消费品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本品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虽然有所提及,但是未予实证检验,或者将三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劳动力市场分割、资本品市场分割和消费品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机理有很大差异,这样处理可能并不妥当。因此,从市场分割的视角系统性探讨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对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区域创新动力、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书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厘清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资本品市场分割和消费品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理论机制,认为三大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不相同。具体来说,劳动力市场分割通过扭曲工资价格、人力资本投资和消费需求三个途径影响区域创新效率;资本品市场分割通过扭曲金融发展规模、资本价格和金融发展效率三个途径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消费品市场分割则通过扭曲市场竞争机制、消费需求规模和工资价格水平三个途径影响区域创新效率。首先,本书采用相对价格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资本品市场分割和消费品市场分割进行了定量测度,总结刻画了我国三大市场分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本书采用更适合我国转型特征的半参数变系数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总结分析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现状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严重的空间失衡现象。在此基础上,本书从区域异质性视角分析了三大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三大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市场分割都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分割通过扭曲工资价格、人力资本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其中工资价格扭曲效应解释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因果链条中的20.1%,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效应中起主导作用。二是资本品市场分割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在三种资本品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机制中,金融发展效率扭曲效应解释了资本品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因果链条中的33.41%,在资本品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效应中起主导作用。三是消费品市场分割也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其中对东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消费需求规模扭曲效应在消费品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相对贡献份额达到31.02%。既然市场分割会抑制区域创新效率,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仍旧采取市场分割的保护策略呢?本书进一步从空间策略互动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采用市场分割策略的原因,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的“同群策略”更容易发生在地理位置相邻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的同群效应相对较弱。市场分割行为的同群效应主要源于信息获取性模仿机制和竞争性模仿机制两种作用机制。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本品市场分割有助于本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从长期来看,二者都不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这种负向效应主要源自相邻地区的影响。消费品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出与二者不同的特征,从短期来看,消费品市场分割也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且间接效应要远远强于直接效应;从长期来看,消费品市场分割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向效应主要源自本地区市场分割因素。最后,本书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创新主体三个层面对如何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给出了政策建议。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一是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杜绝政府参与利益分配的可能,对不合理的行政干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重塑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将原有的以地方保护为主导的封闭式竞争引入以制度创新为根本的开放式竞争;二是应明确各级人大对政府问责的权力,建立健全政府对舆论监督的公开回应机制;三是应逐步打破当前体制下各地区的既得利益,进一步规范财税预算体制,完善转移支付体系。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一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要健全科技融资体系,降低主体创新风险;三是要加强地区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四是要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从创新主体层面来看,一是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创新资源跨机构流动;二是要消除科技成果转化壁垒,打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51.2
  • 刘丽萍 蒋晓东 著
    2022-12出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本书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体系和三个基本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方法体系、实践样本,探索和总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体系,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规律,进而从方法论体系层面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宝库。
    ¥35.6
  • 张建华 周尚成 潘华峰 主编;闫志来 饶远立 周智华 副主编
    2022-12出版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客观评价中医药事业的区域竞争力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中医药传承创新蓝皮书”的第三部,主要从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中医药政策七个维度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延用了2020版、2021版蓝皮书专家咨询结果,而与前两本蓝皮书不同的是,本书将“七位一体”的评价报告纳入专题篇。本书的分报告围绕中医医疗资源、中医医疗服务效率和中医医疗费用三个方面撰写,以2018~2020年的中医药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更加细致地研究对比不同区域中医药医疗事业的动态发展变化特征,分析各地区中医药医疗事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差异。此外,本书还梳理了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指数研究,以及中国中医药东部、中部、西部竞争力情况。最后,以四川省、江苏省为例,详细论述了两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状况和思路。
    ¥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