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从“共治”走向“共谋”: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地方治理研究

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强化基层行政网络,加大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另一方面构建地方自治系统与各级民意机关。二者共同构成了地方治理制度。作为抗战大后方,四川省的地方治理情况表明,行政机构的繁复与行政人员的良莠不齐、民意表达的有限性以及哥老会的侵蚀和扭曲,严重消解了地方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这个治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呈现出政府主导、地方协助、哥老会渗透三者“共存”局面。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现代国家构建导向,但是其治理实效背离了“民主国家”的主流政治追求。

作者

王志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从“共治”走向“共谋”: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地方治理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0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以官治求自治:“积极政府”构建与行政权力下探
    1. 1.基层行政组织系统化和空心化的矛盾
    2. 2.基层行政人员的“现代化”与“官僚化”矛盾
  • 二 以自治助官治:基层民意的有限表达与选择性执行
    1. 1.基层民意的代表性与有限表达
    2. 2.基层民意机关议案执行情况
  • 三 第三种力量:哥老会对地方治理体系的侵蚀与扭曲
    1. 1.哥老会对基层治理体系的渗透,严重消解了地方治理制度的合法性
    2. 2.成员身份的多重性促成哥老会成为无序社会中的有机结合体
    3. 3.政府查禁政策的进退失据强化了哥老会的第三方治理主体地位
  • 四 从“共治”走向“共谋”:三个县级地方治理的实例
    1. 1.陈县长的失败
    2. 2.康大哥的无奈
    3. 3.冉大爷的最优选择
  •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