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都市内源性发展策略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潍坊风筝文化与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及其各自相关产业的实地考察并结合两者历史发展脉络,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提出风筝、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城市并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是增强经济竞争力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在“传统—现代”转型中,若利用得当并加以创新,完全可以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借“结构遗产”之力推动城市的内源性可持续发展。

作者

张继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族学学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
孙晓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都市内源性发展策略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92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研究与分析框架
    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思路
    2.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 三 风筝与年画:“结构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当代转型路径
    1. (一)潍坊风筝:清明节活动—国际盛会—风筝文化产业园与城市名片
    2.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年节习俗—民俗旅游—“六位一体”发展
  • 四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