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报名 | 报名截止日期:2023-07-09 15:55
中国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传播社会学论坛

时间: 2023-07-08 13:15至2023-07-09 15:55

地点: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二主楼B101阶梯教室

已结束 | 0人已报名 | 浏览量:1039
会议介绍

会议介绍

开幕式  7月8日  13:15-13:20

137a6528d3a2c934790f6620da24e0d9.png

开幕式致辞

    成伯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会议伊始,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教授进行开幕式致辞,热烈欢迎本次论坛的参会人员,指出本次论坛求新、求交叉融合的学术志趣,并由张杰教授介绍了此次会议前期准备情况、与会人员构成和论坛具体日程,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对传播社会学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32244d16efd0b5cc0869c899272c0353.png

张杰(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张杰教授主持的第一单元中,共有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中国传媒大学的曹培鑫教授及硕士生杨子曦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深访和非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拆解城市急救基础设施的普及这一处于行动状态的“黑箱”,并讨论在这一个案中多元行动者的参与如何贡献于基础设施“嵌入”城市的具体经验。中国政法大学张森教授及硕士生董思岑同样以行动者网络为分析框架,考察了B站这一个案的知识传播活动以及相关的话语实践,研究发现“B站大学“这一特殊的话语表述扮演了转译过程所必须的“强制通行点(OPP)”角色。云南大学郭建斌教授及博士生张乐以则基于软件测试技术的田野研究,认为具有“抽象”和“交互”特质的软件这一特殊的技术人工物的实际作用效果可能给人带来“未预结局”,这是用既有功能理论及“功能失常”的分析不足以充分解释的,而“能动”这一概念的引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bug”的实质。


    本单元总评议人张放教授分别对三篇论文进行了细致点评,包括对论文提出概念的辨析、对论文所使用理论资源的讨论、以及对研究问题的回应与解释,建议以上研究者将经验分析与诠释上升到理论层面,将研究问题所指向的多种可能性都可以纳入讨论并统筹呈现。


    7月8日  13:20-14:20    第一单元:非人行动者与数字社会生成     

1、发言人:曹培鑫、杨子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 身体、非人技术物与城市:广州市AED推广中物与人行动者的媒介实践

评议人:1、2、3团评

2、发言人:张森、董思岑(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生产“B站大学”:线上知识传播空间的建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视角  

评议人:1、2、3团评

3、发言人:郭建斌、张乐(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那只机器里的虫”:人与技术人工物共同实践中的能动错位——基于软件测试技术的田野研究  

评议人:1、2、3团评  

总评议人:张放(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孙信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7月8日  14:20-15:40    第二单元:数字记忆与数字空间建构  

1、发言人:黄顺铭、张龙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南京大屠杀的“逆向记忆”建构——以国家公祭报道(2014-2022)为例

评议人:龚新琼(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教授)

2、发言人:龚新琼、邢江(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文本中的过去:新闻的表层记忆与深层记忆

评议人:黄顺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3、发言人:黄骏(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混杂的空间:地铁“低头族”的媒介化空间生产

评议人:陈拓(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4、发言人:曹依婷、陈拓(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基于“街景地图漫游者”实践的数字空间建构研究

评议人:黄骏(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总评议人: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余建华(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在余建华教授主持的第二单元中,共有四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四川大学黄顺铭教授及硕士生张龙赫从“逆向记忆”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刻画了2014年到2022年间的国家公祭报道所建构的逆向记忆面貌。海南师范大学龚新琼教授和刑江副教授指出聚焦过去的纪念新闻、关联过去的类比报道、透映过去的新闻背景以不同的可见性构成了新闻文本现象层面的表层记忆,而作为过去纹理的新闻框架/模版,以及作为过去基质的新闻神话/原型则积淀为新闻不可见生成规则层面的深层记忆。中南民族大学黄骏副教授基于22名上班族和学生党有关在地铁中使用手机的深度访谈材料,通过将“混杂空间”(hybrid space)引入到以列斐伏尔和索亚为代表的“空间三元组”的理论谱系之中,探索“低头族”在地铁中使用手机的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生活空间。浙江传媒学院本科生曹依婷和陈拓老师亦立足于空间生产机制的研究视角,以基于孪生数字空间体验连接而成的“街景地图漫游者”豆瓣社群为剖面,进一步了解数字空间的生产过程即对现实空间架构的影响。

2a91bff6ac40f1b4d2fb87dc4756392a.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李红艳教授认为各位发言人的研究资料丰富、论述清晰、结构完整,值得肯定。但仍然有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的空间,具体而言在概念辨析、概念之间的关联、方法运用以及结论阐述方面都有可以继续深入挖掘与厘清的可能。


    15:40-15:50    茶歇

 

    7月8日  15:50-16:50    第三单元:网络舆论与数字参与

1、发言人:王雪(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分歧抑或极化:网络舆论极化的测量、判别与演化——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典型个案的大数据分析

评议人:1、2、3团评

2、发言人:徐延辉、金宸(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学生)

发言题目:谁会掌握话语权?——舆论场域话语权流变的社会学分析

评议人:1、2、3团评

3、发言人:刘琳(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 数字鸿沟:新媒体在政治参与代际差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年中国地区数据的分析

评议人:1、2、3团评

总评议人: 吕小康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陆双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在陆双梅教授主持的第三单元中,共有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厦门大学徐延辉教授及金宸同学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实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网络舆情发展理论模型,并以东北限电事件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话语权的转移和再建构过程。中国海洋大学王雪老师则从网络舆论极化的极化形态和极化主体出发,将其具体区分为“民众单极”、“民众两极”、“涉官民单极”、“官民两极”四种类型,并面向四类极化分别提出想试用的不同测量指标与判别方法。天津师范大学刘琳副教授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年中国地区数据,通过因果中介模型分析,探究了新媒体在政治参与代际差异中的作用机制。

0b03361678ef591592b854e8613095b7.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吕小康教授认为三位发言人定量分析色彩浓厚,数据逻辑清晰,并与所研究主题的契合度较高,但也存在部分数据不够深入等问题,在未来的修改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验证数据假设与研究结论之间的说服力。


    7月8日  16:50-18:00    第四单元:数字自我与身份建构

1、发言人:陆双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数字化生存:海外藏族社交媒体使用中的身体感知和生命存储

评议人:杨玲(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2、发言人:杨玲、秦杨祯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发言题目:消费认同与身份区隔:青年盲盒亚文化圈层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评议人:陆双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3、发言人:孙文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美好生活与技术化愿景——以自我优化为导向的软件内容分析

评议人:张潮(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4、发言人:张潮、陈思荑(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

发言题目:“数字原住民”的算法应用与想象:短视频平台用户的自主策略与分化理解

评议人:孙文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总评议人:张森(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辛文娟教授主持的第四单元中,共有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云南师范大学陆双梅教授发现海外藏族通过媒介化的个体生命记录的跨过传递,让远在中国的亲友们媒介化地参与到他们漂泊海外的生命历程中,同时他们生动地实践着媒介化的宗教感知,媒介化的身体在场和媒介化的生命存储。西南政法大学杨玲老师及秦杨祯臻同学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探究了盲盒消费领域是如何籍由网络社区来吸引盲盒爱好者参与互动和分享,建构出一个富有等级结构的“盲盒社会”,并进一步揭示玩家社会的生成逻辑。中山大学张潮副教授和陈思荑研究员基于人机互动视角,对“数字原住民”进行深度访谈并将“用户自主性”作为类型化分野,进一步发现了算法技术参与用户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形态与用户理解算法差异分化。

f4991b67deea1d4ad51920c5446b5b3c.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张森教授指出三位发言人的研究议题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内容扎实,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可以进一步在已有数据和资料基础上,增加内容的思辨性、学理性和科学性,深化研究结论。


    7月9日  8:30-11:00    第五单元:传播、道德与情感

1、发言人: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传播视域下好人再造:以重塑乡村精神为核心的乡村治理——基于晋东南C村的案例分析

评议人:1、2、3团评

2、发言人:王佳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想象的创伤共同体——清末民国时期定期出版物上的国耻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评议人:1、2、3团评

3、发言人:高亮、陈云龙(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道德叙事、网络传播与数字化正义“洪流”——对“社会性死亡”的传播社会学分析

评议人:1、2、3团评

4、发言人:吕小康、张术媛、付春野、杨婷婷、解范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江湾医院主任技师)

发言题目:你我皆凡人:共同消极叙事改善患方的对医评价

评议人:张放(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5、发言人:杨颖、张放(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珠峰人才;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多义网络表情符号解码的“因人取义”效应实验研究

评议人: 吕小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6、发言人:周睿鸣、陆雨轩、蒋雨露、沈若蒙(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

发言题目: 新闻机构的情感规则及其演变——一项以“正能量”为报道关键词的内容分析

评议人:6、7、8团评

7、发言人:曲飞帆、付志惠(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 情感再分层何以可能?——以网络自嘲社区的职场青年为例

评议人:6、7、8团评

8、发言人:乔睿、潘怡(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账号即墓碑”——丧亲者网络哀悼行为中的在线社会支持与情感转变研究

评议人:6、7、8团评

总评议人:王小章(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贺建平(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在贺建平教授主持的第五单元中,共有八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中国农业大学李红艳教授选择晋东南一个传统山村为案例,以社会情境、具体事件、媒介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该村道德银行案例执行过程的分析,提出再造好人的乡村治理模式,而在此模式中,始终伴随着多种传播路径和传播媒介形式的渗透与影响。南京大学王佳鹏副教授通过对近代报刊上的国耻话语及其含义转变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与“想象的共同体”、雪耻型民族主义等相关理论进行对话,发现在国耻话语背后发挥支撑作用的是“想象的创伤共同体”,而中国民族主义不是雪耻型民族主义,而是知耻型民族主义。南京大学博士生高亮和助理研究员陈云龙聚焦于“社会性死亡”现象,指出社会性死亡是做人道德机制与网络传播技术高度融合而产生令相关越轨者或当事人无法做人的社会排斥的过程与结果,而参与其中的网民大众既深受中国社会的人情网络与做人道德的塑造和支配,也表现出丰富的个人动机、理性和行动策略。南开大学吕小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将医生和其他普通职业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消极叙事以漫画的形式并置呈现,建构医患共同的“普通职业者”身份,进而探究其对特定医患沟通情境下对医评价的影响及机制。四川大学博士生杨颖和张放教授实验选取“微笑”作为多义网络表情符号的的代表,采用136位被试者参与的二因素组间设计,通过对数据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预期中的“因人取义”现象确实存在。并会通过讯息效价感知度的中介进一步体现在解码者的行为倾向当中。浙江大学周睿鸣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以情感规则为核心概念并将其操作化,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检验了《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联合早报》近二十年来以“正能量”为关键词的新闻篇目(N=466),描述了新闻机构的情感规则及其历史演变。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曲飞帆及博士生付志惠则从国内外情感社会学家的反思入手,以网络自嘲社区的职场请你那位研究对象,结合传记社会学和维基调查,探究情感分层结果能否随着个体互动场景的切换和心理韧性的强弱而产生碎片化的流变。上海财经大学乔睿老师及硕士生潘怡关注到当下互联网世界出现的“账号即墓碑”现象,即丧亲者建立社交媒体账号对逝者进行哀悼,采用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探究此类网络哀悼行为对哀悼者带来的情感转变过程及其社会功能价值。

092d0f493c2e762ddd49721c263cd7d8.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王小章教授对以上发言人的研究逐一进行了点评,肯定每项研究都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表述清晰,无论是宏观理论的选择,还是中微观案例的分析,都与各自研究内容较为适用和匹配,同时希望各位报告人在后续的成文中可以进一步细化展开,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逐一点评的基础上,王小章教授进一步联系以上各项研究,着眼于道德建设和传播的效能,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第一,道德要节制、引导情感,但自身不能背离人之常情;第二,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那些人性、情感本身是不变的,但其表现方式则是受社会结构制约的?第三,在把握上述两点的基础上,顺应必然性,思考可能性。


    11:00-11:10    茶歇

 

    7月9日  11:10-12:00    第六单元:数字家庭与互动

1、发言人:孙信茹、王偲(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被看见”的家务劳动:抖音中的家庭生活媒介化与可参观性文化

评议人:1、2、3团评

2、发言人:辛文娟(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 权宜之举:中国新手妈妈的虚拟次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评议人:1、2、3团评

3、发言人:匡卉、郑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媒介化亲情:智能设备与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互动研究

评议人:1、2、3团评

总评议人:林仲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黄月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在黄月琴教授主持的第六单元中,共有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及硕士生王偲通过对抖音平台中家务劳动短视频的观察,分析家庭妇女博主的内容生产场景、模式和特点,发现技术对家庭生活的嵌入使得家庭空间变得“可见”,家庭生活也进一步被媒介化,创造出新的家庭文化形态。四川外国语大学辛文娟教授运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关注到在传统的以初级关系为主的育儿社会支持网络逐步缩小的情况下,中国新手妈妈如何利用新兴的社交媒体来拓展并优化自己的虚拟次级育儿社会支持网络。南京大学博士生匡卉和郑欣教授通过对江苏、安徽等地留守儿童家庭的田野调研,从亲子互动角度探讨智能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亲情场域的建构,剖析此类亲子互动实践中亲情体验的特征与局限,指出智能设备的使用深刻影响着留守家庭的亲子互动实践,留守儿童生命中的父辈缺位现象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2a65e2204abaa44f3e60d2b6785c0253.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林仲轩教授指出三位发言人的研究议题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但可以进一步补充丰富相关研究领域的英文文献,关于论文所涉的概念都有很多理论化概念(比如“共在”)可供参考;同时经验材料的呈现上可以更生动一些,应该有更多有温度的数据,更打动人的数据。

 

    7月9日  13:30-15:50    第七单元:数字劳动、数字分层与数字流动   

1、发言人:贺建平、张玉娇(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助教)

发言题目:库尔德利的媒介权力——理论与经验面向的诠释

评议人:叶韦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2、发言人:史博洋、胡涵、叶韦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书同文、电同头——充电接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评议人:贺建平(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3、发言人:刘蒙之、刘嘉郁(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全天候待命的嘴巴:一项关于社交平台语音“聊愈师”劳动过程的虚拟民族志考察

评议人:黄月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4、发言人:黄月琴、黄宪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

发言题目:当底层人被“网红”:网络注意力资源的生成、流转与争夺

评议人: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5、发言人:张华、袁源远(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表征社会形态: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网络社群

评议人:5、6、7团评

6、发言人: 袁宇阳(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顺“流”而上:流量社会背景下青年社会流动的转型研究

评议人:5、6、7团评

7、发言人:林仲轩、唐嘉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作为递进式社会融合的可见性:B站残障UP主的媒介实践

评议人:5、6、7团评

总评议人:孙信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周睿鸣(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


    在周睿鸣研究员主持的第七单元中,共有六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西南政法大学贺建平教授和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张玉娇老师论述了库尔德利从理论阐释和经验面向为研究路径的媒介权力观点,即媒介权力是集中在媒体机构中的”构建现实“的符号权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硕士生史博洋、胡涵和叶韦明副教授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基础设施理论中的网关概念,探究手机充电接口的统一背后有哪些主体在进行博弈。陕西师范大学刘蒙之教授及硕士生刘嘉郁以线上有偿语音陪伴服务劳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虚拟民族志以及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声音陪伴劳动者在平台上的劳动。华中师范大学黄月琴教授及硕士生黄宪成从”底层人能发发声吗“这一经典问题出发,选取了四个典型的网络案例,将底层发声置换为底层人注意力资源的获取和传播可见性问题,在数字社会情境中重新展开讨论。广州大学袁宇阳老师指出随着其他形式社会流动渠道的日益狭窄,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进入流量场域竞争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当代青年的社会流动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型,呈现出顺”流“而上的社会现象。暨南大学林仲轩教授及硕士生唐嘉闻聚焦残障群体的可见性问题发现,B站残障UP主主要通过“呈现真实自我”和“建构积极话语”这两种可见性争夺策略来实现进入公共领域和积累公众关注度的目的,进而“设置公共议题”以推动社会层面的实质性改变而进一步融入社会。

8697e8457e4af2ee649d244071726087.png

    本单元总评议人张杰教授指出,这六篇论文虽然基本上是经验研究,但都关照了媒介理论本身,试图从媒介理论去打通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连接通道,体现了广阔的理论雄心。但是传播学理论与社会学思路的结合尚需要进一步的打磨,融合,不是停留在对社会学概念的简单的挪用,而是真正运用媒介理论去发展,丰富社会学概念。同时对于媒介理论本身也需要思考其内在的理论局限和适用性,才能做到媒介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的真正的有机结合。


    15:50-15:55    论坛总结    张杰(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最后,论坛负责人张杰教授就为期一天半的本次会议做了简短的总结,指出论坛为各位与会者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空间,对与会者的学术热情与投入表示感谢,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对学术的热忱使得传播社会学论坛不断壮大,领域日趋繁荣,引起了社会学界和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该领域的品牌论坛之一。并相约明年传播社会学论坛再见,各位作者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参会,将学术热情与学术讨论继续下去。

6581fa933a83686057b4994e25f37135.png

1931dab79f4096e6f30519d7a050c666.jpg


报名请扫码提交信息

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