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报名 | 报名截止日期:2021-06-10 00:00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传播社会学论坛”

时间: 2021-07-17 09:30至2021-07-18 12:30

地点:重庆工商大学涵智楼1108

已结束 | 0人已报名 | 浏览量:225
会议介绍

会议介绍

各位学界同仁: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将在重庆市举行。经学会批准,设立“第三届传播社会学”分论坛。本论坛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协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杰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建华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邹军教授为本论坛负责人。现面向全国征集论文,诚邀各位学界同仁不吝赐稿,参与研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

    本论坛围绕传播方式变革引发的行动主体、社会行动、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对传播与当下社会重大变化间的关联做出深层次的社会学探索。本次论坛提出以下议题,但不限于此:

(1)传播/交往视角下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2)社交媒体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的新变化

(3)中介化交往方式的新变化

(4)社交媒体与家庭关系变化

(5)社交媒体与社区感变化

(6)传播与劳动方式、社会阶层变化

(7)传播与社会结构变化

(8)传播、移动性与社会性

(9)传播与社会时间变化

(10)传播与社会空间变化

(11)非人行动者、传播与社会建构

(12)身体、传播与社会建构

(13)其他相关的传播社会学议题

 

二、论文要求

1.参会论文必须为未正式发表的文章,优秀者可推荐参加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论文评选。

2.每篇论文只可投递一个论坛。严禁一稿多投。一稿多投的论文将不能参加年会优秀论文评选。

3.文章内容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5个);并在第一页页脚中注明如下信息:作者姓名、性别、学位、职称、单位、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凡采他人学说,务必注明。论文规范及参考文献格式请严格参照《社会学研究》或《国际新闻界》。

4.论文篇幅在10000—20000字之间为宜。


三、论文提交与会议邀请

    依据中国社会学会的相关规定,除在读学生外,本届年会参与论坛者均要具备中国社会学会会员资格。欢迎各位同仁和研究生围绕论坛主题向本论坛投稿。

1.提交时间:请于2021年6月10日前将论文全文和参会回执发送到征稿邮箱:comsociology2021@163.com。(回执见文后附件一)经会议组织方遴选之后,将及时予以反馈。

2.提交方式:请以附件的形式提交Word格式的文本,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传播社会学论坛征文+作者姓名”。

3.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灵敏,邮箱:zlm622@sina.com,电话:17620008622;

毛小娟,邮箱:54465509@qq.com,电话:13996399102

4.论坛主办者依据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质量,论坛容量,确定与会代表名单。报中国社会学会秘书处审核后,发出正式会议邀请函,每位与会代表凭邀请函参加论坛。

 

四、论坛时间与地点 

    为保障会议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将会适度控制参会人数,鼓励参会人员主动接种疫苗,论坛召开方式将遵循国家和举办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灵活安排,择机、择时、便捷、安全召开,参会时间和地点待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具体时间确定后再灵活安排。

第三届传播社会学论坛筹备组

2021年4月26日


学术年会论坛日程

    论坛编号:01

论坛名称:第三届传播社会学论坛

论坛负责人:张杰教授、余建华教授、邹军教授

论坛时间:7月17日上午-7月18日上午(1天半)

论坛地点:重庆工商大学涵智楼1108

 

第一单元  传播、亲密关系与社群 

7月17日9:30-12:00

    主持人:王仕勇(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院长)

1.发言人:孙信茹、王东林(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

发言题目:家与媒介:抖音的在地实践与理论阐释

评论人:王艳(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发言人:王艳(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新冠疫情中的健康风险认知差异、代际协调与“家庭政治”:基于对“要不要戴口罩”的代际冲突的考察

评论人: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3.发言人: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乡村“新”文化时间的形成:基于L村文化活动及微信才艺群的考察

评论人:林羽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4.发言人:林羽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黄村收棺记:不交流的乡土社会

评论人: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5.发言人:张杰、丁玥(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

发言题目:社会承认与自我探索:陌生性动物表情包的社会嵌入与双重情感表达规则的建构

评论人:乔丽娟(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6.发言人:乔丽娟(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子无良媒?物品、符号和空间媒介的三重勾连——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考察

评论人:张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总评议人:郭建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10:50-11:00 茶歇

 

第二单元  知识、叙事与传播

7月17日14:00-16:20

    主持人:张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发言人:袁光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群众”现象的心理学化:《乌合之众》在中国传播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评论人:林仲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发言人:林仲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电竞爱国主义:国家权力、行业资本和个人梦想的三重接合

评论人:袁光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3.发言人:王佳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知识的起源、碰撞与综合——曼海姆的知识传播思想及其贡献

评论人:张灵敏(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4.发言人:张灵敏(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抵抗主流叙事与构建身份的合法 性:尘肺病患者的疾病故事

评论人:王佳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5.发言人:黄顺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乐队的夏天》作为热点时刻:中国摇滚的阐释社群及其话语实践

评论人:吕晓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6.发言人:吕晓康、付春野(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

发言题目:视觉叙事促进患方对医生群体的积极态度:情感激发和角色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评论人:黄顺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总评议人: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张放(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6:20-16:30 茶歇

 

第三单元  传播、社会心理与新社会团结

7月17日16:30-18:10
    主持人:林仲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

1.发言人:张放、杨恬(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社交媒体环境下来川留学生传播四川故事的机制与效果研究

评论人:季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2.发言人:季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网络公共事务参与中的受益者悖论:对女性主义团结中男性声援者处境的传播社会学考察

评论人:张放、杨恬(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

3.发言人:王仕勇(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院长)

发言题目: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舆情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评论人:王玥琳、施国庆(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4.发言人:王玥琳、施国庆(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公共危机传播情境下群体社会心理形成机理与干预路径——基于8138份问卷数据的研究

评论人:王仕勇(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院长)

    总评议人: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闫文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8d00f45f1d15a35d017729ede9943694.png

a51da0777c1c3eb48a2654cffd6f5cdd.png


第四单元  传播与社会治理

7月18日8:30-10:00

    主持人:张森(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1.发言人:冯强、张江南(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系主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策略性框架与媒体动员:运动式治理中的地方政府传播实践研究——以J市“拆违拆临”专项整治活动为例

评论人:牛耀红(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讲师)

2.发言人:牛耀红(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数字媒介何以社区赋权?一项实践的传播学研究

评论人:冯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系主任)

3.发言人:刘于思、闫文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认知闭合与在线政治表达对中国青年网民系统支持的影响

评论人:郑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4.发言人:桂勇、郑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发言题目:中国网络空间底层化:表征及其演进趋势

评论人:刘于思、闫文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总评议人:黄顺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姜华(《新闻大学》编辑部主任)


10:00-10:10 茶歇

 

第五单元  新传播方式、新社会空间、新社会关系

7月18日10:10-12:30

    主持人:郑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1.发言人:庄曦(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发言题目:科技议题的话语建构及其社会科技想象——以辉瑞新冠疫苗的微博讨论为例

评论人:张森(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2.发言人:张森(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发言题目:“可沟通城市”视域下“网红城市”的短视频传播

评论人:庄曦(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3.发言人:黄博(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发言题目:“物”的民族志: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

评论人:高慧敏(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

4.发言人:高慧敏(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

发言题目:人机交往机制的建构:它者·身体展演·社会效应

评论人:黄博(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5.发言人:甘庆超、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教授)

发言题目:“娱乐何为”:生命历程视角下男性粉丝的网络直播观看研究

评论人:陈文昭(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学士)

6.发言人:陈文昭(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学士)

发言题目: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州外来务工人员的阶层愿景——以外卖骑手为例

评论人:甘庆超、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教授)

    总评议人:夏倩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论坛总结:张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余建华(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a57c19dd9f8f417e7c0538ef27d2c179.jpg

1cbd0e83d498dec2fc8b6cd1a7879d55.jpg


报名请扫码提交信息

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