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报名 | 报名截止日期:2021-05-15 00:00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

时间: 2021-07-17 08:25至2021-07-17 17:10

地点:重庆工商大学 涵智楼1010

已结束 | 0人已报名 | 浏览量:77
会议介绍

会议介绍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征文通知

尊敬的各位学界同仁: 

    为了更好地推动历史社会学的发展,经学会批准,设立“第五届历史社会学”分论坛,本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心、《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学海》杂志社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为论坛召集人。现面向学界同仁征集论文,诚邀您不吝赐稿,参与论坛研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名称
     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 

二、主办单位与论坛负责人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心  《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  《学海》杂志社论坛负责人  周飞舟 教授应  星 教授

三、论坛议题
     自中国社会学恢复建立以来,随着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传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中国社会研究的历史视角、引入社会研究的历史维度与扩展社会研究的历史视野,是将中国社会学研究推向深入乃至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议题。历史社会学论坛的讨论和交流包括但不限于论题:1.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2.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3.比较历史分析下的历史社会学4.历史社会学的特定专题研究

四、论坛时间
     论坛举办时间拟定于2021年7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和会议形式待年会日程确定后通知。

五、论文要求
    1. 每篇论文只可投递一个论坛。严禁一稿多投。一稿多投的论文将不能参加年会的优秀论文评选。

    2.学术规范的要求:

(1)稿件第一页应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邮地址;

(2)稿件第二页应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中文摘要,不超过200字、3-5个中文关键词、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英文摘要,不超过150字;

(3)文章凡采用他人成果,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4)论文篇幅在10000-20000字为宜。

(5)原则上不接受英文稿件。

六、论文提交的时间和方式
     有意参加者请于2021年5月15日前填写回执(见附件,含论文选题);全文请于2021年6月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本论坛专用投稿邮箱lishishehuixue2017@163.com。论文请以A4纸页面电子文本方式提交(请以WORD文档形式作为附件,邮件和文档主题请以“年会征文+作者姓名”方式命名)。论坛专家委员会将从投稿论文中择优确定与会代表,报中国社会学会秘书处审核后发出正式邀请函。与此同时,征集的论文也将参加2021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优秀论文的评选。

七、论坛联系人
     孟庆延  邮箱:rocker813@163.com    秦鹏飞  邮箱:fastharry@live.com    吴柳财  邮箱:sikaowlc@163.com 
     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心    《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    《学海》杂志社       

     附件: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分论坛参会回执  

姓名


单位


职务或职称


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

电话


电子邮箱










 注:1.请务必于5月15日之前将回执发送至专用投稿邮箱。

        2.邮件主题请以“历史社会学分论坛回执+单位+姓名”方式命名,合著文章的每位作者需要独立填写回执。 

日程 |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历史社会学分论坛

论坛负责人:周飞舟、应星

论坛时间:2021年7月17日  全天

论坛地点:重庆工商大学 涵智楼1010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

                 党史研究中心

               《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

               《学海》杂志社


论坛日程

    2021年7月17日

    08:25-08:30    会议签到

    08:30-08:40    开幕致辞

                       应    星(清华大学)


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主持人:张勇(四川外国语大学)

    08:40-08:55

“比较”何以可能?——基于对J.Mahoney历史比较分析的一个方法考察

王一鸽、罗鸣 (北京外国语大学)

    08:55-09:10

祛虎与捕虎:符号意义与人虎关系

王晗、王赟 (苏州大学)

    09:10-09:30  茶歇


社会史研究专题(一)

主持人:王赟(苏州大学)

    09:40-09:55

土地共有制与公共精神——关于英法德土地制度的比较

仇文硕(厦门大学)

    09:55-10:10

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在华调查研究——基于《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的文本分析

陆晓敏、王霄鸿、甄若琳 (北京大学)

    10:10-10:30  评议和讨论

    10:30-10:45

“会”: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一种组织化表达——以满铁调查之顺义沙井村为核心

齐群(北京大学)

    10:45-11:00

三线建设企业中的群体差异与社会关系

张勇(四川外国语大学)

    11:00-11:20  评议和讨论  午餐及休息


社会史研究专题(二)

主持人:凌鹏(北京大学)

    13:30-13:45

“系统”的诞生——以1896-1898年萍乡煤炭采运问题为例

孟奇(北京大学)

    13:45-14:00

“标准化”与“地方性”:从陶真人的身份转换看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1685-1947)

庞毅(浙江大学)

    14:00-14:20  评议和讨论

    14:20-14:35

再造县政:中国现代国家兴起中的县政治理

狄金华(华中科技大学)

    14:35-14:50

社会转折时期家庭重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逻辑——一项云南绅商家族历史的社会学研究(1949-1982)

董珂含(华中科技大学)

    14:50-15:10  评议和讨论  茶歇


中共党史研究专题

主持人:狄金华(华中科技大学)

    15:20-15:35

“阶级”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中的实践形态——以苏区时期毛泽东领导的土地革命为例

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

    15:35-15:50

革命自主性:革命史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概念

马学军(中国农业大学)

    15:50-16:10

评议和讨论

    16:10-16:25

地域群体、“主义”和“组织纪律”的早期形态:对中共早期旅莫群体的考察

董焱尧(清华大学)

    16:25-16:40

行动者与中共革命的党内斗争——以闽西蛟洋暴动为中心

刘水展(中国政法大学)

    16:40-17:00

评议和讨论

    17:00-17:10    闭幕致辞

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


纪要 | 中国社会学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

    2021年7月17日至18日,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在此期间,由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社会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中心、《清华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学海》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分会场顺利召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为论坛召集人。

48a7ff7780f9e4f608f5eb97e27980e9.jpg

||  论坛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收到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投稿。按照优中选优和向青年学者倾斜的原则,论坛最终录用了其中的14篇,作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同时,论坛还吸引了十余位旁听者,其中不乏历史社会学领域的专家与对历史社会学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学生。

    历史社会学分论坛召集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致开幕辞。应星指出,历史社会学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历史社会学并非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分支学科,而是一种具有总体性特征的研究倾向。应星认为,社会学的发展和“再造”,就是要改变20世纪以来的“理论-方法-经验”的“三轮驱动”方式,重新回归“历史-理论-方法-经验”的“四轮驱动”,奠定一种既有经验生命,又有精神传统的社会学。随后,应星简要介绍了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已经进行的工作和未来的工作计划。作为历史社会学专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学术活动,应星也对此次论坛表达了热烈的盼望与祝福。

220cb7a12e6183c1a092012b97f79957.jpg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应星教授致开幕辞

    简短的开幕致辞后,会议进入正式讨论的环节。根据参会论文的主题,论坛进程主要围绕“理论与方法”、“社会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三个专题进行,并分为四个单元展开。为了使每论文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论坛在每个单元内都安排了两次评议和讨论,也即每两篇论文都会有一个讨论环节。

    第一单元“理论与方法专题”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张勇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王一鸽、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王晗做学术演讲。

    王一鸽以历史比较分析的领军人物J.Mahoney等人在比较方法领域的研究探索为例,对其区分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从而对“比较”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梳理;并在方法论层面,以其给予集合论与概率论的区别和模糊集合等思想对新研究方法的拓展为例,指出无论是中层理论还是精细化方法,关键在于如何对其进行恰当应用从而提升将理论或历史的宏大想象力灌注于稳健的经验分析的能力。王晗以明代末年至清代中叶黄龙山区及周边地区的 “人虎关系”为考察对象,以自然地理环境和儒家价值伦理为分析维度,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祛虎、捕虎行为的比较分析,讨论“虎”的形象在时人观念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的变迁。


||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一鸽老师发言

    第二单元“社会史研究专题(一)”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王赟主持,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仇文硕、北京大学人口所王霄鸿、北京大学历史系齐群、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张勇先后做学术演讲。

    仇文硕基于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共有地”概念,对古典时期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高卢人以及封建时期和现代阶段的英、法、德等国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此乡村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展开总结分析,并藉此对共有地的社会组织与家父长制和领主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王霄鸿等作者对日本东亚同文书院1901-1945年间在中国进行的大旅行调查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将关键调查信息译为中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处理,根据规模、主题和地域范围的变化将这期间的大旅行调查进行阶段划分,并结合丛刊文本和相关史料,进一步讨论了大旅行调查在目的、组织方式、调查方法和成果呈现方面的特点。

齐群利用日本满铁“华北惯调”的数据,以20世纪上半叶的河北省沙井村为个案,系统梳理了沙井村中的“会”的分类、功能与历史沿革等,由此对华北农村社会的核心组织机制展开分析讨论。张勇则聚焦于1966年后,我国因为特殊历史情势进行建设的“三线企业”晋江机械厂,以此为个案,勾勒出三线建设企业中职工群体构成的整体面貌,将之区分为在支内职工、返城知青、复退军人三类,并进一步讨论这三类群体在职业机会、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发展走向。

6e4e103b4b25461dc2830be1f8c7681b.jpg

||  来自苏州大学的王晗老师在评议

    第三单元“社会史研究专题(二)”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孟庆延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孟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庞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狄金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董珂含先后做学术报告。

    孟奇细致梳理了1896-1898年江西萍乡的煤炭采运的开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煤炭采运相关的功能性组织从当时既存的商业与行政系统中浮出并展开联结,形成了具有理性化色彩的采煤组织“系统”,由此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内生性变迁路径做出探索与解释。庞毅以历史上湖南省的地方神陶真人为考察对象,以中央和地方的互动为分析线索对明末清初、晚晴和民国三个时期陶真人的身份转换历程进行比较和阐释,由此透视清初以降湖南省地方力量的消长过程。

    狄金华对晚清民国县政建设的流变进行考察,以晚清民国县政中,局与科关系的嬗变为分析对象,详尽地梳理了中国地方政府内部组织关系的流变过程,以理解这一变迁过程中中央、省、县政府及地方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董珂含以云南绅商董氏家族为个案,展现了该家族自民初至20世纪末近百年的家庭史,尤其对1942-1982年间革命政治对该家族的冲击及家族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并探讨家长权威与传统家庭伦理在该家族的延续过程中起到的正面和根基性的作用。

8f12a538946155dd25f37e5a009425eb.jpg

||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生董珂含发言

    第四单元“中共党史研究专题”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凌鹏主持,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孟庆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马学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董焱尧、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刘水展先后进行主题发言。

    孟庆延通过梳理分析1927-1934年间中央苏区时期有关乡村土地革命与阶级划分的史料,展现了“阶级”观念从理论讨论到形成具体政策的社会历史过程,并对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性要素加以讨论,以此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内在逻辑。马学军在研究方法的层面,系统地对“新党史研究”常用的社会史、政治史和新文化史等分析视角进行梳理和反思,由此提出“革命自主性”的概念,强调“革命”本身在党史研究中的独立性与自性。

    董焱尧以中共早期旅莫群体为考察对象,试图还原作为中共组织纪律早期形态之一的旅莫支部训练作风形成的历史情境,区分了践履者、观察家和“新青年”三种具有地域群体的理想类型,分析三种类型与列宁主义政党组织遭遇前后分别具有不同的精神气质,并藉此细致分析了结合本土传统和列宁主义资源的、“主义化”的组织纪律,在中共布尔什维克革命家群体的形成中的作用。刘水展则同样以“精神气质”为主要分析线索,以闽西土地革命实践的蛟洋暴动为考察对象,通过傅柏翠与邓子恢的生活史与精神气质的勾勒,以及对蛟洋暴动这一事件的梳理,呈现出中共革命实践中党内斗争的机制。

f49b964f2ed347c036d1e00c3526d888.jpg

|| 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董焱尧发言

    最后,孟庆延对持续一整天的会议做总结发言。他认为,这已经是第五届历史社会学分论坛,也是中国社会学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论坛。从整个论坛情况看,历史社会学依然是国内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也是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整个会议一方面研究论题广泛多样,从理论研究到方法讨论,从案例研究到概念检讨,参会论文皆有所覆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五届论坛,就会发现大家在不断的研究与讨论中,已经渐渐凝聚起一些共通的问题意识,这大体包括:

(1)对西学传统中历史社会学的古典理论根源与现代演进的方法论的引介与评述;

(2)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礼治秩序及其背后的思想基础与源流的研究;

(3)对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深入研究;

(4)对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与政党发展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孟庆延指出,这些已经出现的凝聚起来的问题意识,其实又都指向了一个更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即现代中国社会的源流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是在西学东渐、东西文明相互碰撞,思想汇通的过程中,同时又是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渐渐生成的,今天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单纯的建设分支学科,而是要为回应这一时代命题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要为进一步激活社会学的想象力提供更大的理论资源与历史视野。在论坛的最后,孟庆延代表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对专委会未来拟计划开展的工作做了介绍。

    纵观整个论坛,论文数量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论文选题则呈现出了广而聚的特征,充足的讨论时间使得与会学者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回应,整个会议气氛十分热烈。与会学者均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期待,也都希望在明年论坛再相聚。

5b68d9395a6c4405b049e731521aa709.jpg

||  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第五届历史社会学论坛合影

内容来源:“历史与社会”公众号

9c930ba0dbb88ba055e441a31c53ad91.png





报名请扫码提交信息

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