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八卷,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全书分为8个专题,即战争的前期、战争过程、战时政治、战时军事、战时经济文化社会、伪政权与沦陷区、战后问题。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该研究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突破以往以一党或一军叙述抗日战争历史的局限;突破以往在研究过程中将抗日战争历史作为单纯的战争历史来研究的局限,而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的历史阶段来把握,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是一种创新。同时,本书对于厘清与抗日战争历史有关部门的历史问题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八卷)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第一卷《局部抗战》,重点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以及面对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形势下中国的抗战准备过程。
第二卷《战时军事》,主要论述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战场的对日作战,其中既包括国民政府主导的正面战场及历次会战的情况,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和根据地的情况。
第三卷《战时政治》,主要考察分析抗战时期中国的政治概况,包括国民党“抗战建国”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建政理论与实践、中间力量的政治诉求与表达,以及战时国共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关系。
第四卷《战时军队》,主要论述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作战单位、官兵素质、军队人事、武器装备、军需后勤等内容。
第五卷《战时外交》,重点考察抗战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及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和争取平等国家地位的过程,论述通过抗战的胜利,中国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
第六卷 《战时经济与社会》,主要论述抗战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西迁、人口迁移、教育体制、民族认同等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状况。
第七卷《伪政权与沦陷区》,主要论述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状况以及日本侵略者扶植的各个傀儡政权,考察了抗战胜利之际这些伪政权的崩溃和战后处理情况。
第八卷《战后处置与战争遗留问题》,论述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曲折,回答社会上关注的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
本书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书中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强调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突破了以往在研究过程中将抗日战争历史作为单纯的战争历史来研究的局限,而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来把握,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从而使读者对抗战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
1381年农民起义是英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和最血腥的事件之一。暴动最初从埃塞克斯的乡村开始,混乱局面迅速蔓延并横扫英格兰的东南部。数以万计的普通男女带着愤怒向伦敦进发,他们焚烧房屋、屠杀地位高于他们的人,摧毁萨沃伊宫是此次起义暴力程度的体现之一。起义最终失败。在重温1381年流血事件的过程中,丹?琼斯带领读者回到了那个肮脏、戏剧化和充满复杂性的社会历史中。他从这场起义中的关键角色的视角审视了当时的乡村生活状况及政府的失败,既对读者认识这段历史提出了智力上的挑战,同时又是引人入胜的。生动、大气、文笔优美,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叙事史学作品。
《金雀花王朝》是企鹅出版社在英国和美国同时获得畅销的历史著作,讲述的是: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国王从诺曼王朝手里继承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残破国家,随后却将它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帝国,其版图在巅峰时刻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这部史诗式的叙述历史中,丹?琼斯提出了一个观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远远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国王们,那些同样血气方刚、英勇无畏而足智多谋的帝王。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希腊人同室操戈:一方是雅典人,他们拥有辉煌的殖民帝国、民主制与政治权利的丰富传统,以及光辉璀璨的文化成就;一方是军国主义、寡头统治的斯巴达。这场战争带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残暴时代,一度管束着希腊战争行为的粗糙法则也遭到悍然违背,致使生命和财产受到极大损失,派系斗争和阶级矛盾大大激化,希腊政治向民主制发展的趋势遭到逆转。曾经奠定了希腊文明基础的习惯、体制、信仰和约束无不土崩瓦解。
本书大量使用了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铁道部、国家计委、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和地方档案馆,以及台湾"国史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资料中心所藏档案资料;作者还曾到美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等收集档案资料,并对当事者作了大量的访谈。作者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的颠覆中外学者既有定论的独到看法以及对中苏同盟结构性弊病的深层分析,令人掩卷沉思。 该书文字流畅,极具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