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魁阁时代”学术遗产的反思与启示

摘要

回顾“魁阁时代”的学术遗产,并对其进行反思,对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的开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剖析了“魁阁时代”留下的丰富学术遗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学调查”和运用类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费孝通为核心的魅力型学者的作用与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关怀国家与从实求知的“社区研究”品格。基于“魁阁时代”的学术遗产和对其的反思,本文针对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要以时代发展的实质性问题为研究方法选择的基础;二是要建构社会调查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三是社会调查要有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怀、责任与使命。

作者

蒲威东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阿古什,戴维,1985,《费孝通传》,董天民译,时事出版社。
  • 陈心想,2019,《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社会学研究》第1期。
  • 陈心想、董书昊,2021,《学科新造:中美社会学先驱严复与吉丁斯比较研究》,《清华社会科学》第1期。
  • 段塔丽,2017,《20世纪早期费孝通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学术取向》,《思想战线》第1期。
  • 费孝通,1980,《迈向人民的人类学》,《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 费孝通,1995,《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 费孝通,1996,《开风气育人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 费孝通,1998,《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2000,《从实求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 费孝通、张之毅,1990,《云南三村》,天津人民出版社。
  • 风笑天,2010,《调查社会,认识中国: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给我们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 官欣荣,1995,《从“云南三村”看费孝通社区研究与本土方法论的贡献》,《云南学术探索》第1期。
  • 何钧力,2023,《李景汉“社会调查”的现代国家想象》,《社会学评论》第2期。
  • 何钧力、陈心想,2022,《认识中国:“社会调查”,抑或“社区研究”》,《书屋》第4期。
  • 胡洁、周晓虹,2023,《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社会学学科建设40年》,《社会学研究》第2期。
  • 胡庆钧,1948,《费孝通及其研究工作》,《观察》第23~24期。
  • 雷李洪、陈心想,2021,《迈向以人为本的社会学——费孝通晚年学术历程反思及其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李景汉,2019,《李景汉文集第五卷·实地社会调查方法》,洪大用、黄家亮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晓壮,2023,《中国社区研究谱系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 李友梅,2020,《从费孝通〈江村经济〉谈知识生产》,《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 刘豪兴,2004,《认识中国社会——费孝通社会研究方法述评》,《社会》第11期。
  • 刘翔英,2020,《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学调查:魁阁的中国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第3期。
  • 刘亚秋,2022,《社区研究中的田野精神——以费孝通早期实地研究为例》,《河北学刊》第5期。
  • 马雪峰,2020,《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张之毅“魁阁”时期的学术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
  • 曼海姆,卡尔,2014,《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李步楼、尚伟、祁阿红等译,商务印书馆。
  • 欧阳光华、胡艺玲,2018,《开放与坚守:一流大学跨国学术共同体探析——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例》,《黑龙江高教研究》第6期。
  • 潘乃谷、王铭铭,2005,《重归“魁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彭圣钦、周晓虹,2023,《社会学本土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绵延不断的学术追寻(1930—2022)》,《开放时代》第3期。
  • 史国衡,1946,《昆厂劳工》,商务印书馆。
  • 陶孟和,2011,《孟和文存》,上海书店出版社。
  • 滕尼斯,斐迪南,1999,《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 汪丹,2017,《负重任而走远道——费孝通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思想启迪》,《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 王春光,2020,《县域社会学研究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
  • 王浩斌,2015,《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之内在逻辑解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3期。
  • 王天夫,2023,《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想象力》,《河北学刊》第4期。
  • 王天夫,2023,《作为社会思想与记录社会变迁的社会调查——兼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 韦伯,马克斯,2010,《经济与社会》(第1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魏礼群,2021,《社会调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夯基垒石》,《社会治理》第3期。
  • 闻翔,2016,《陈达、潘光旦与社会学的“清华学派”》,《学术交流》第7期。
  • 吴文藻,2017,《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
  • 谢立中,2007,《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 谢泳,1998,《魁阁——中国现代学术集团的雏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 许子威、臣昕月,2023,《一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中国青年报》4月18日。
  • 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
  • 燕连福、毛丽霞,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 杨清媚,2019,《“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经济人类学研究探析》,《社会学评论》第4期。
  • 杨清媚,2020,《从乡土社会到工业社会:魁阁时期“燕京学派”的工业研究》,《学海》第4期。
  • 袁磊、孙其昂,2016,《费孝通和中国社区研究:历史功能论的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 赵云曙,2021,《“魁阁之魂”——费孝通》,《群言》第5期。
  • 周飞舟,2023,《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从实求知》,《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4日。
  • 周晓虹,2012,《孙本文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第3期。
  • 朱荟,2007,《简论费孝通功能主义思想》,《中国民族》第9期。

“魁阁时代”学术遗产的反思与启示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魁阁时代”的学术遗产反思
    1. (一)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学调查”
      1. 1.关键人物与理论渊源
      2. 2.“禄村”:理论指导的呈现
      3. 3.类型比较法
    2. (二)“社会学调查”的展开:魅力型学者与学术共同体
    3. (三)“社区研究”的品格:关怀国家与从实求知
  • 二 “魁阁时代”学术遗产对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的启示
    1. (一)以时代发展的实质性问题为研究方法选择的基础
    2. (二)建构社会调查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3. (三)社会调查要有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怀、责任和使命
  • 三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