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寺院养老与孝道救赎

摘要

家庭是实现孝道的载体,脱离家庭的养老行为往往成为子女不孝的证据。将老人安置于养老机构照料,子女时常面对舆论对其行为的孝道争议,然而佛教安养院却能使子女免于孝道非议,这折射出空间不是没有内容的“空壳子”。本研究借助杭州西云寺、苏州灵台寺、镇江圣陀寺、渤海普济安养院四家佛教安养院的田野资料,对话空间理论,探究脱离家庭空间的寺院养老如何构筑孝道秩序。尽管寺院养老破坏了原有家庭空间的孝道秩序,但是寺院内的物质性配置、孝道文化建构和栖居者日常实践完成了养老空间的知识生产,最终实现了孝道的救赎。另外,寺院养老空间实现孝道救赎的实践在普遍意义上为老人实现主体价值和化解子女孝道争议提供了取法的张本。

作者

齐腾飞
刘明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鲍曼,2020,《社会学之思》,李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 布迪、莫里斯,2003,《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方静文,2015,《超越家庭的可能: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互助养老》,《思想战线》第4期,第78~82页。
  •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弗罗姆,2018,《逃避自由》,刘林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 关健英、徐雪野,2020,《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孝道之争及其意义》,《烟台大学学报》第4期,第1~10页。
  • 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学林出版社。
  • 和文臻,2017,《跨越历史的生命之舍——自梳女居所“冰玉堂”作为生命空间的人类学研究》,《民俗研究》第5期,第120~127页。
  • 吉登斯,2009,《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 景军、高良敏,2018,《寺院养老:人间佛教从慈善走向公益之路》,《思想战线》第3期,第37~47页。
  • 景军、齐腾飞,2019,《海葬、安养与心灵环保》,《思想战线》第2期,第90~96页。
  • 马如森,2014,《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上海大学出版社。
  • 马跃天,2019,《我国孝道德观念的历史演进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聂爱霞、曹峰、邵东珂,2015,《老年人口养老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第103~108页。
  • 潘光旦,2000,《潘光旦文集》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齐腾飞,2018,《灵岩山寺佛教安养院寺院养老调查报告》,载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编《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太虚,1934,《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海潮音》第1期,第3~14页。
  • 涂尔干,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 涂尔干,1996,《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 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新华社,2019,《7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倍多》,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9/05/content_5427509.htm。
  • 易成栋、任建宇,2019,《中国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第113~125、128页。
  • 张光直,2013,《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践,2000,《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中国哲学史》第3期,第74~79页。
  • 中国佛教协会,2017,《中国佛教协会简介》,https://www.chinabuddhism.com.cn/e/action/ListInfo/?classid=540。
  • Baker,Hugh D.R. 1979.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Lefebvre,Henri. 1992.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lated. New Jersey,NY:Wiley-Blackwell.
  • Löw,Martina. 2016. The Sociology of Spac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寺院养老与孝道救赎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