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

摘要

以往研究关注到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但并未论及不同类型城市之间家庭化趋势的差异,对家庭化趋势对城镇化政策的参考意义更是缺乏讨论。本文通过对2014年南京大学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越弱,但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差异并不大。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农民工的年龄越小,家庭同住趋势越强。无论是从当前大城市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看,还是从年轻农民工代表的长远发展趋势看,当前政府严格控制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做法,都亟待调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还表明,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诉求并非落户,而是以子女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公共服务,应优先解决大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作者

汪建华 ,男,生于1986年,江西新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助理研究员。2010年,获中山大学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7月获清华大学社科学系博士学位。2013年7月起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2013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镇,挂职副镇长。研究领域包括劳资关系、流动家庭等。出版《生活的政治:世界工厂劳资关系转型的新视角》等著作;代表性论文见诸《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权威学术期刊,有《新工人社区生活的社会政治意涵——基于经典理论视角的阐述》《新工人的生活与抗争政治——基于珠三角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在制度化与激进化之间: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趋势》等。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卫、刘金菊,2012,《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人口学刊》第6期。
  • 陈贤寿、孙丽华,1996,《武汉市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2013,《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南方人口》第4期。
  •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2013,《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 辜胜阻、李睿、曹誉波,2014,《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二维路径选择——以户籍改革为视角》,《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 洪小良,2007,《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 侯佳伟,2009,《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 刘林平、范长煜、王娅,2015,《被访者驱动抽样在农民工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与评估》,《社会学研究》第2期。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2012,《困境与行动——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盛亦男,2013,《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人口研究》第4期。
  • 盛亦男,2014,《中国的家庭化迁居模式》,《人口研究》第3期。
  •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 杨菊华,2015,《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人口学刊》第1期。
  • 杨菊华、陈传波,2013a,《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人口与发展》第3期。
  • 杨菊华、陈传波,2013b,《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人口学刊》第5期。
  • 叶苏,2005,《厦门市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第1期。
  •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 张翼,2011,《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 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0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